四月中旬,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开发区劝农山镇农业基地的大棚里,春风花草香,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清晨六点,长春市南关区人大常委会委员、区人大代表、长春市绿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崔连学开始查看樱桃树和桃树的生长情况。
“植物的生长周期一天都耽误不得,为了让大家开春如约吃到最好的有机樱桃,疫情期间这里一天也没停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崔连学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开工,虽然人不好雇,工资比平时高两倍,他依然守着他的绿色生态农业之梦。他认真配合当地政府的防疫工作,向员工宣传防疫知识,保证作物生长的同时,坚持做好园区日常消杀等防疫工作。
崔连学的老伴儿埋怨他,为了这片果园,本来就不怎么着家的他,疫情期间他连吃住都在果园里,平时较为寡言的他,也唯有提起樱桃才会滔滔不绝起来,老伴打趣儿给他起了个绰号——“樱桃大叔”。
从“崔总”到“老崔”
崔连学是长春地区家居建材行业的成功企业家,随着事业做得愈发有声有色,他心底对土地的眷恋也愈加强烈,他说,国家已确立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人大代表应该担当勇为,主动投身其中,而自己又是农民的儿子,“根”应该扎到土地上。
咱吉林省的土地上难道就只能长出玉米和高粱这样的作物吗?带着对土地的挚爱,2015年他先后到辽宁、山东等地考察,最后把目标锁定在了小小的樱桃上。“樱桃是春果,从开花到上市仅需85天,非常适合引进咱长春地区棚舍种植。”
目前,园区引进的樱桃品种来自南美智利,个头儿大、味道甜,崔连学笃定地说:“我敢说这是长春市面上口感最好的有机樱桃了!”可要想让这种樱桃扎根东北,需要一个漫长的“驯化”过程,这意味着果树头三年都是不结果、无收益的,“前期非常艰难,只见投入不见产出,五年过去了,你看现在我这园子,值了!”崔连学激动地说。
现在的崔连学,仅是观察果树的长势,就能准确推测出结多少产量的樱桃,像人工授粉这样的活儿都是他领着大伙儿亲自干,他表示自己非常享受这样的过程,看着一串串丰硕的樱桃,他十分满足,崔连学也从城里的“崔总”摇身变成村儿里的“老崔”。
小樱桃有大作为
绿之源绿色生态农业基地是2015年莲花山生态旅游开发区引进的2.7元亿的大项目,项目开发主体是长春市绿之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园区占地面积96公顷,致力于农业技术开发、生态农业观光、果树和苗木等种植及销售业务。
“当时选在这儿,也是看好这的生态环境了,有机作物除了对土壤、肥料要求高,对所在地环境要求也很苛刻。”据悉,种植基地和长春市水源地石头口门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公里,当地有严格的规定,不能采用传统方式取暖,棚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全部采用智能化设备,这无疑增加了许多成本,崔连学说:“总书记曾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让市民吃上绿色环保的水果,让高档水果在长春落地,这也是我当初选择这项事业的初心。”
刚开始,崔连学的果园雇不来人,当地村民不觉得种这小东西还能赚到钱,但现在基地里忙里忙外的六七十人都是当地的农民。
“上岗前,公司会对他们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现在他们都是职业化的新型农民了!”作为长春地区有机樱桃种植规模最大的绿色生态农业基地,凭借现代化物流已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园区示范作用明显显现,“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作为人大代表,希望这小樱桃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做些力所能及的贡献。”
“樱桃大叔”心中的美丽乡村
今年,公司的第四期项目将要启动,除了继续扩大樱桃采摘园的规模外,还新增了水蜜桃采摘园温室大棚和绿色有机蔬菜采摘园温室大棚建设,并配套筹建机肥加工厂及冷库、餐饮、住宿、停车场、儿童乐园、民宅改造建设东北民俗村等附属设施。打造绿色农业综合体,集采摘、休闲、游乐于一体,是“樱桃大叔”心中的发展规划。
3月24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二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请设立“吉林省企业家日”的议案》,决定将11月1日设立为“吉林省企业家日”,崔连学得知这一消息非常振奋:“党和政府现在非常重视企业家,农业政策越来越好、营商环境也越来越好,大家更有干劲儿了!”
桃树开花后,他带着农民一棵树一棵树剪枝,一朵花一朵花打理,倾注了他的心血。每天上午十点左右,都是采摘园陆续上人的时候,崔连学在园区耐心的告诉前来采摘的游客,要顺着枝儿将樱桃轻轻折下,否则会伤到果树。“我们一直坚持用黄沙改良土壤,有机肥料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坚决不用化肥农药,这样踏实,我坚信这份事业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吉林黑土地的大棚中,培育出了国外大樱桃和南方水蜜桃,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樱桃大叔”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