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方案、现场勘察、沟通协调……为解决居民反映的自来水水压不够、时常有高楼层上不去水的问题,集安市人大代表、集安市团结街道育才社区居委会主任王银华连日忙碌在辖区,深入居民家中详细了解情况。在掌握情况后,王银华采取“楼院议事协商”的办法,协调市住建局、自来水公司和街道包保领导与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办法,通过改造、嫁接新老水网管道等措施,最终解决了居民多年来“吃水难”的问题。
解决“吃水难”问题只是王银华履职尽责、推动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的一个缩影。自2002年9月到育才社区担任居委会主任以来,她帮助周边群众解决了无数大大小小的难题。

通过实地走访、倾听群众诉求,王银华了解到山水花园地下车库路面坑洼不平、灰尘大的问题,给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她第一时间与佳华物业公司沟通,并组织物业、物管中心和部分业主代表召开现场议事协商会议。由于车库没有维修资金,而房屋维修资金不能用于车库维修,想要修路只能由753户居民自掏腰包。于是,王银华组织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多次逐户做思想工作,但因部分业主强烈反对,计划多次搁浅。面对沟通难度大、资金筹集难等“拦路石”,王银华一一克服,一次次去物业协调研究解决办法,一家一家走访、一户一户沟通,感动了不少居民。她还联系到了省人大代表张益胜帮忙协调有关部门到现场办公,研究解决办法。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大家各让一步,本着车库业主出一点、政策靠一点、开发企业捐一点、施工方少赚一点的原则,终于统一了维修方案,历时9天铺设完成了1.3万平方米的柏油路面。路面安全隐患解决了,极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我非常清楚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广泛听取群众心声的重要性。”王银华习惯在工作之余到辖区群众家中和商铺里走走看看,与他们拉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及商铺经营情况,认真倾听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018年,王银华在与居民董先生交谈时了解到,由于街道路边停车位有限,附近就餐人员经常占用小区停车位,导致育才小区居民停车难。于是,王银华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设停车场的建议》。她建议,新建项目中要规划出一定数量的公共停车位或者立体停车场,有停车场和有空地的机关单位向社会开放,上班时间单位员工停车,下班后提供居民停车,使有限的空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育才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自从老旧小区改造后,辖区内新建了凉亭,为便于社区居民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王银华把人大代表接待日的地点搬到了凉亭里,方便与群众唠家常,了解群众的急难愁盼。“《关于建立公益性老年人康养机构的建议》就是我通过在凉亭和群众交谈,经过整理收集到的信息形成的。”王银华说。
王银华还积极参与集安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对“集桓高速(太平服务区)”“清河污水净化厂、太王碑公园停车场”等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视察。每到一处,她都对民生事项和重大项目的推进进度、建设状况、发展规划进行详细了解。结合视察过程中的所看所思,她提出了《要处理好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议》。2024年1月,她还会同魏永清等3名人大代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供热问题进行调研,详实地做好记录,并认真梳理汇总,形成了《关于提高供暖质量确保民生福祉的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基层社区工作者直面群众,要时时刻刻都把百姓的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挂在心头。王银华的贴心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她常说:“基层工作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要心思细腻,群众看到我们的真心、真情、真意,才能把我们当成贴心人。”最朴实简单的话语,道出了王银华23年来从事社区服务工作的心得。(文/张北林)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