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平台,也为实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制度和法治保障。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月18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办公厅研究室主任宋锐介绍说,“十四五”时期,人大工作取得新的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夯实基础
“十四五”时期,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断健全完善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
深化人民群众对人大工作的有序参与。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五年编制立法规划,每年制定年度立法、监督工作计划,通过调研、座谈、论证、公开征求意见等方式,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回应社会关切。初次审议和继续审议的法律草案,都坚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1年3月以来,共有12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收到40多万人次提出的119万条意见建议,其中很多意见建议得到了研究吸纳,体现在有关立法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设立了5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立法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注重加强立法全过程宣传解读,定期举办记者会、发布会等,介绍有关立法等工作情况,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加强常委会同代表、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每年组织代表1700余人次开展集中视察,1800余人次参加专题调研。代表还就地就近参加代表小组、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等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建议,依法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常委会建立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直接联系代表机制,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联系相关领域的代表工作机制,注重发挥代表专业特长,拓展代表对立法、监督等工作的参与。同有关方面齐心协力高质量做好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把代表反映的民意诉求体现落实到国家各方面工作中。
加强社情民意反映和表达平台建设。全国人大信访工作平台实现接收、转送、办理、答复全流程“一网通办”,2024年办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19.4万件次。委员长会议定期听取群众信访工作情况报告。完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和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建设,对群众反映集中、涉及公民权利义务的规范性文件开展重点审查。
“在其他各个层面,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还有很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要求,充分听取和吸纳社会各方面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忠实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宋锐说。
聚焦关切
四年多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聚焦“国之大者”和民生关切,依法行使职权,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落地。
一是围绕大局加强财政经济工作监督。每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审查批准年度计划、预算,将“十四五”规划的部署要求体现落实到年度各方面工作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计划执行、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国有资产和政府债务管理情况报告等,审查批准年度决算,推动实施好经济政策,强化预算执行和绩效管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从坚持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科技创新、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提出建议,推动实现“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预期目标任务。
二是突出重点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围绕“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创新驱动发展、区域协调发展、金融工作、粮食安全、海洋经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等重大部署,听取审议相关工作报告,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是确保重大改革和决策于法有据、顺利实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国家立法形式将8月15日设立为全国生态日,作出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作出关于授权国务院提前下达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的决定,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依法助力经济回升和风险化解。
四是围绕“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若干重要问题开展专题调研。调研从今年3月开始,共有26个专题,由10余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带队、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共同参加,深入基层和一线开展调研。现在已经形成一批调研报告,供党中央决策参考,也为明年十四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规划纲要做准备。
回应期盼
“十四五”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贯彻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依法行使职权,从法律上、制度上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立法工作方面,完善民生领域法律制度。比如,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依法保障老年人、残疾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制定学前教育法,回应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期盼。统筹推进传染病防治法修改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制定,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医疗保障法草案、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等,通过完善有关法律制度,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监督工作方面,进一步提升监督质效,推动解决一批实际问题。比如,听取审议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情况的报告,提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育公平等建议。听取审议关于反家庭暴力工作情况报告,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听取审议关于精神卫生工作情况报告,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精神卫生服务水平。听取审议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失能老年人照护、推进托育服务等工作情况报告,开展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情况专题调研等,推动解决群众关心的“一老一小”问题。持续监督生态环保、公共资金资产管理、执法司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推动有关方面改进工作、完善制度,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