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大网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支柱产业

吉林省支柱优势产业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24 20:22:00

字号:【  大      】

吉林省支柱优势产业跃升计划(20112015年)

  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若干意见》(吉发〔201019号,以下简称《意见》)和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依据吉林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制定本计划。 

  主要目标。 

  围绕构造吉林特色产业体系,坚持走吉林特色工业化道路,着力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加大工业投资规模,全力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即汽车产业实现产值8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亿元,石化产业实现产值3000亿元,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2200亿元,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轻纺产业工业总产值均超千亿元以上,实现支柱优势产业整体跃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6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73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4%以上。 

  1.产业结构明显优化。到2015年,全省轻重工业比重调整到4060;将装备制造业培育成新支柱产业;支柱产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 

  2.企业组织结构更加合理。努力打造以大企业为龙头,以产品和产业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的企业组织体系,企业兼并重组步伐明显加快,产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20户,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50户,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00户,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0户。 

  3.产品结构不断改善。到2015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4%,汽车配套率达到50%,轨道客车配套率达到50%,精细化学品率达到40%;主导产品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中国驰名商标100件,省著名商标1000件,吉林省名牌350个。 

  4.技术结构不断升级。到2015年,重点企业科研经费支出占销售额比重提高到3%以上,核心技术的专利申请率达到90%以上;再建5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6个重点工程实验室,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省主要工业企业技术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比重达到60%以上,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比重达到30% 

  5.产业集聚特征显著。集中力量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专用车制造业、石化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产业、玉米深加工产业、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农机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光电子产业、精品钢产业、碳纤维及新材料产业等十大产业基地。重点培育3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10个超百亿元、100个超十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 

  6.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到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及用水量、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达到国家要求。 

  主要任务 

  按照《意见》中确定的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冶金、建材、轻纺等优势产业,依据我省“十二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的产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现有产业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全省支柱优势产业跃升的主要任务,全力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 

  (一)汽车产业。 

  全省汽车产业在一汽集团的带动下,整车生产能力大幅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了同步发展,形成了集汽车研发、整车制造、零部件配套、专用车生产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体系,自主品牌优势明显。2010年,省内汽车产量达到160万辆,其中轿车112万辆、客车12万辆、载货汽车36万辆。自主品牌车达到65辆。全省规模以上企业468户,汽车零部件配套产品3500多种,为一汽配套率为38%。能够生产各类专用车300多种,产量7.5万辆。混合动力客车实现了批量生产,B70B50等多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及纯电动汽车进入了试制阶段,研发水平在国内领先。汽车产业完成产值3966亿元,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 

  “十二五”期间,依托一汽集团,大力发展汽车产业,突出整车产能扩张、自主品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零部件配套体系建设和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份额。 

  1.汽车整车。力争形成400万辆份生产能力,其中红旗、奔腾、解放、佳宝等自主品牌产能要达到200万辆,合资合作品牌达到200万辆;专用汽车达到25万辆;新能源汽车达到20万辆,其中纯电动车10万辆以上。 

  2.汽车零部件。建立完善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形成零部件专业化、系统化、模块化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车载信息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等高技术汽车电子产品,增加省内高端产品配套份额。同时,延伸零部件上游产业链,推动化工、冶金、轻工等行业为汽车产业配套。一汽集团省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 

  3.汽车研发。加强汽车零部件研发体系建设,把一汽技术中心打造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机构;在长春、吉林两大汽车园区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共研发平台;促进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形成国家、省和企业三级零部件研发体系。 

  4.汽车服务业。重点发展汽车金融、生产性物流等服务业,支持一汽集团加快建立汽车金融公司,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等业务;加快建立汽车信息、共性技术研发、试验检测、产品认证、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汽车主题公园、赛车场、汽车博物馆,发展汽车体育和汽车旅游;完善汽车营销与售后服务、汽车租赁、二手车交易、汽车保险、报废回收的法规、规章和管理制度,推动汽车服务业健康发展。 

  2015年,把我省汽车产业建设成为国内整车规模最大、研发实力最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汽车产业基地、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新能源汽车研发产业基地。全省汽车产业总产值达到8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工业增加值达到2000亿元,年均增长13%。其中,零部件工业产值2600亿元,年均增长21% 

  (二)石油化工产业。 

  我省石化产业已经形成了石油、天然气、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煤化工、盐化工等多门类较为完整的产业结构。到2010年,主要装置及产品产量已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乙丙橡胶、聚乙烯、醇醚、丁辛醇等16套装置生产能力居国内前三位。ABS、丙烯腈、聚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苯橡胶、氯碱等30余种产品在国内占有一定优势。其中石油和天然气产能75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1200万吨、乙烯产能85万吨、合成树脂产能100万吨、尿素产能40万吨、氯碱产能35万吨。全省石化行业完成产值1609亿元,实现增加值565亿元。 

  “十二五”时期,按照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方向,依托现有资源优势,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石化产业向精深化、高端化发展。 

  1.原油天然气开采。要加大勘探开发,增储上产,加快“681”工程建设步伐,实现油气当量1000万吨目标。 

  2.石油化工。要形成1500万吨炼油加工能力和140万吨乙烯、110万吨丙烯生产能力。延伸乙烯、丙烯、芳烃等产品的产业链,做强聚乙烯、ABS、丙烯腈、乙丙橡胶等十大支柱产品。加大C4C5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力度,扩大丙烯和石油树脂的生产能力,形成中国石油东北地区C4C5资源集聚加工基地。 

  3.精细化工。围绕助剂、添加剂、催化剂,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产品。重点支持石油钻井助剂、纳米碳酸钙、FCC催化剂等产品发展。农药类重点支持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农药产品发展。精细化学品率由目前的32.5%提高到40%。化工为汽车行业配套比例显著提高。 

  4.煤化工。扩大合成氨和尿素产能,实现尿素产能100万吨。 

  5.盐化工。要在氯碱和聚氯乙烯“双25”(氯碱和聚氯乙烯各25万吨)的基础上,力争实现“双70”的生产能力。 

  2015年,将吉林油田建成千万吨级油气田生产基地,吉林石化公司建成千亿元化工产业基地,吉林化工园区建成千亿元国家级石化产业园区。全省石化产业实现工业产值3000亿元,年均增长13.3%;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2% 

  (三)农产品加工业。 

  我省农产品和特色资源加工深度不断提高,已形成了中部粮食和畜禽深加工区、西部畜乳产品和杂粮杂豆加工区、东部长白山特产品加工区的产业布局。玉米深加工产业优势明显,赖氨酸市场份额占主导地位,以玉米为原料的丙酮、丁醇、多元醇以及秸秆、玉米芯等非粮生物质原料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到2010年,氨基酸等主要产品产量居全国领先地位,其中氨基酸70万吨,发酵酒精138.8万吨,居全国第一位;包装饮用水370万吨,葡萄酒20.5万千升,居全国第二位;鲜冷藏肉181万吨,冷冻饮品26万吨,居全国第三位;卷烟实现产销80万大箱。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550亿元,实现增加值596亿元。 

  “十二五”期间,依托我省丰富的农畜特产资源,做大做强粮食精深加工、畜禽加工和长白山生态食品三大优势产业,重点抓好玉米、水稻、大豆、肉猪、肉牛、禽蛋、乳品、参茸、蔬菜、林特产品等十大系列的加工转化增值。大力发展生物质化工产业,深度开发矿泉水、人参、林蛙、梅花鹿、食用菌等长白山特色资源,提高加工深度及高端产品、终端产品比重,保障食品安全,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优质安全产品生产基地、循环高效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生化加工高新技术转化基地。 

  1.玉米及秸秆精深加工。进一步扩大赖氨酸的生产规模,以赖氨酸为主的氨基酸要由现在的70万吨达到100万吨产能,保持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加强酒精下游产品的开发,加快非粮酒精的产业化进程,发酵酒精规模由现在的150万吨达到200万吨产能,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淀粉糖和秸秆糖由现在的220万吨达到400万吨产能;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生物质化工醇要由现在的40万吨达到300万吨产能,打造以大成集团为主导的千亿元生物质化工产业基地。 

  2.畜禽乳米产业。鲜冷藏肉要由181万吨提高到300万吨;乳制品要由7万吨提高到20万吨;精制稻米产量要由350万吨提高到500万吨。 

  3.生态特色资源产业。人参产业要加快进入食品的试点工作,重点支持开发、生产人参食品、人参药品、人参化妆品等系列产品,扎实推进人参产业的标准化、定点化、科技化和规模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参深加工产业基地;矿泉水产业要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高端水产品,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努力打造长白山矿泉水品牌,建设千万吨长白山矿泉水产业基地。同时,进一步加大林蛙、梅花鹿和食用菌等长白山特产资源的深加工力度,培育龙头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市场影响力。 

    4.烟草制品业。努力推进吉林烟草“双调双百”工程建设,加快四平卷烟厂异地改造,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 

  2015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000亿元,年均增长14.5%;工业增加值实现1200亿元,年均增长15% 

  (四)装备制造产业。 

  我省现已形成了轨道交通装备、风电装备、换热设备、农业机械、光电设备、煤机采选设备、石油机械等多领域装备制造产业体系。长春轨道客车装备园已经成为国际一流的轨道客车研发、制造基地,高速动车组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城市轨道客车和普通铁路客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了50%。板式、管式换热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9.5%6.7%。风电装备产业初具规模。2010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1139亿元,实现增加值348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省装备制造业要充分发挥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装备制造业。 

  1.轨道交通制造。要形成年产高速动车组1200辆、城轨客车1200辆、动车组转向架1050辆、城轨车转向架1560辆、动车组检修100列、转向架检修1000辆的生产能力,国内动车组市场份额超过30%以上,普通铁路客车和城轨客车国内市场份额40%以上,轨道客车省内配套率达到50%,工业总产值500亿元,将长春轨道客车装备园建成集研发设计、集成制造、修造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 

  2.风电装备。要形成主机及叶片、齿轮箱、电机、塔筒等相关配套产品同步发展的格局,产值超过300亿元。 

  3.换热器。要形成年产板式换热器500万平方米,管式换热器40万吨,新型节能焊接板式换热器、大型可拆式板式换热器和为国家重大工程配套的成套换热设备等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达到20%左右,销售收入超300亿元,把四平市打造成“中国换热器城”。 

  4.农业机械。重点发展50-120马力系列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稳步发展传统切流式稻麦收割机和全喂入水稻收割机,大力发展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纵轴流稻麦联合收割机以及自走式、背负式玉米联合收割机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收获机械产品;大力发展高速机动插秧机和高性能钵育苗插秧机、精密播种机、精种式施肥播种器等移栽播种机械,提升高速机动插秧机、精密播种机研制开发能力。 

  5.光电设备。重点发展光电编码器、光电经纬仪、激光调阻机、大功率激光器、光学测控设备、微电子设备、电子万能试验机、保健、诊疗、测试等高科技产品。 

  6.煤炭综采、石油机械、汽车专机等特色装备领域,实现“错位”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2015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产值2200亿元,年均增长14%;工业增加值660亿元,年均增长13.6%,将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五)电子信息产业。 

  截至“十一五”末,我省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汽车电子和软件产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2010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409亿元,实现增加值108亿元。 

  “十二五”期间,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要在光电子、汽车电子、新型元器件等领域实现国内领先地位。 

  1.光电子。要在半导体发光器件与应用、激光产品、光电仪器与设备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在国内同行业中占主导地位。 

  2.汽车电子。要在车载电子产品、车身控制系统、动力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等领域,实现规模化生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新型元器件。要在半导体功率器件等领域,建成全国最大的生产制造基地。 

  4.新一代信息技术。要在电子射频技术、新兴传感器技术、无线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控制技术等方面实现突破,为物联网技术在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安全、城市管理等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技术储备。 

  5.软件及信息服务。要在行业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动漫游戏软件、软件及信息服务外包等领域实现规模化开发和应用。 

  2015年,把我省国家(长春)光电子产业基地、国家(长春)汽车电子产业园、国家长春和吉林软件园建设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研发生产基地。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1300亿元,年均增长26%;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年均增长26% 

  (六)医药产业。 

  到“十一五”末,全省医药产业已形成了以中药材种(养)植业为基础,中药、生物药、化药竞相发展的格局。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348户,获得药品批准文号13603个,居全国第1位。拥有丰富的中药、化药、生化药原料基础,有8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认证数占全国40%。中药、生物药销售收入居全国前3位。2010年,全省医药产业完成产值595亿元,实现增加值230亿元,居全国前10位。 

  “十二五”期间,依托我省丰富独特的长白山药用资源、畜牧加工业中的生化原料资源,巩固扩大中药、生物药产业领先优势,积极发展化学原料药和医疗器械产业。 

  1.生物、生化药品。要提高传统疫苗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VER0细胞森脑疫苗、混合型艾滋病DNA疫苗、重组戊肝疫苗、乙肝戊肝联合疫苗等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基因工程类药物要在扩大现有基因重组人胰岛素、重组人生长激素、白细胞介素-2、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人α干扰素系列等产品生产及销售的基础上,重组蛋白类药物、新型基因工程蛋白药物和核酸等产品开发实现重大突破;免疫诊断试剂要推动人类ABO血型单克隆抗体试剂系列、尿液检测试纸及检测仪器系列、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生物诊断试剂、血清检测试剂、肿瘤诊断试剂盒、动物用病毒检测试剂盒等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扩大市场份额;生化药品要推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红素铁、硫酸软骨素等畜禽血和内脏提取物为原料的生化药品规模化生产,实现临床上的应用。 

  2.中成药。充分采用中药提取、分离、纯化等关键生产技术,推动西洋参二醇皂苷注射液、国家抗肿瘤一类新药注射用冬凌草甲素、二类中药注射用胡黄、注射用蒺藜皂苷等一二类新药和二次开发,实现临床应用和规模化生产。 

  3.化学药品原料药及制剂。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基础和吉化化药原料优势,在稳定扑热息痛、咖啡因等较大品种原料药的基础上,积极跟踪国外专利到期、市场应用广泛的重磅大药品种进行引进消化和吸收,开发国内市场,替代进口产品。加强化学创新药物的研制与产业化开发。 

  4.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依托我省在光学工程技术、精密机械与仪器研发方面的技术优势,积极开发新型医疗设备,提升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水平,加快补齐医药产业发展短板。重点发展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测定仪等多种类型的检测、治疗仪器。 

  2015年,将吉林省建设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药北药基地和国家生物药基地。全省医药工业实现产值2000亿元,年均增长27%;实现增加值600亿元,年均增长25% 

  (七)冶金产业。 

  到“十一五”末,全省冶金产业特别是有色金属工业实现快速发展。钢铁产品形成建筑钢材、管材、板材多品种系列,粗钢产量950万吨,钢材产量为1180万吨。大端面轨道客车铝型材占国内市场份额80%以上。镍盐产品销量居全国第一。特种铁合金、炭素制品国内领先,镍、钼、镁等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2010年,冶金产业完成产值87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28亿元。 

  “十二五”期间,要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降耗减排,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业集中度,把冶金行业发展成为规模适度、产品优质、装备精良、特色突出,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的优势产业。 

  1.钢铁。加快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实现装备大型化改造,发展汽车、轨道客车、农机等制造业用钢,形成千万吨精品钢基地。 

  2.铁合金。要建成全国最大的特种铁合金生产基地,其中高纯度、高复合特种铁合金能力要达到全国第一。 

  3.炭素制品。大规格高功率、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能力要进入世界前三强。 

  4.有色金属。镍金属精深加工比例不断扩大,镍盐系列产品产销量国内第一。羰基铁、羰基镍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钼、钴等稀有金属得到深度开发。扩大镁合金产品应用领域,提高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扩大轨道客车铝型材生产能力,巩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 

  5.矿产开发。支持采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开发利用镍、铜、铅、锌等有色金属的低品矿、共伴矿、难选冶矿、尾矿和熔炼渣等,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2015年,全省冶金产业实现产值1500亿元,年均增长11.3%;实现增加值360亿元,年均增长9.5% 

  (八)建材产业。 

  到“十一五”末,全省建材产业已形成了水泥、平板玻璃、非金属矿及制品、新型墙体材料、水泥制品等门类较齐全的产业格局。其中,非金属矿及制品、水泥、平板玻璃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全省生产水泥3100万吨,生产平板玻璃438万重量箱,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比率为9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全省建材工业实现工业产值835亿元,工业增加值209亿元。 

  “十二五”期间,积极发展节能环保、防火抗震的新型墙体材料和装饰装修材料、水泥及制品、卫生陶瓷等,提高产品精深加工程度。 

  1.水泥。产品结构得到优化,淘汰落后产能800万吨,水泥总量控制在4000万吨,干法率达到97%,建设东北最大的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2.玻璃。提高浮法玻璃比重,全部淘汰“平拉法”玻璃生产工艺,超强、超薄等特种玻璃得到深度开发。 

  3.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矿渣等为原料的节能、轻质、高强、阻燃、隔热、防火的非粘土烧结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适用于农村市场的中低档保温建筑材料。 

  4.化学建材。大力开发新产品,提高应用技术水平,以突出建筑节能为中心,发展塑钢制品、PVC管材,保温隔热材料、节能门窗等化学建材。 

  5.建筑陶瓷。依托我省陶瓷矿产资源,引进一批国内知名陶瓷生产企业,重点发展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地砖系列产品。 

  2015年,全省建材工业实现工业产值130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年均增长7.5% 

  (九)轻工纺织产业。 

  “十一五”期间,轻工行业整体实力增强、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纺织行业特种纤维开发、生产取得新进展,碳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居于国内领先水平。竹、麻等生物质纤维得到了有效开发利用。2010年,轻纺产业完成产值1033亿元,实现增加值279亿元。 

  “十二五”期间,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推动产品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1.轻工业。制浆造纸业实现原材料多样化,秸秆造纸、石头纸实现规模化生产能力;塑料制造业要在农用塑料、汽车塑料、包装塑料等生产、应用上进一步巩固在全国的优势地位;皮革制造业要形成100万标张生产能力,带动皮鞋、皮衣、箱包等制品业快速发展;林木产业要加快推进产品深度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重点推动复合地板、家具、门窗等产品进入高端市场。 

  2.纺织工业。化学纤维,推动晴纶、氨纶差别化发展,差别化率显著提高,达到60%70%;可再生纤维原料的竹纤维、麻纤维、聚乳酸纤维等新型纤维实现工业化生产,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力推进碳纤维产业发展,建立从原丝生产到碳纤维及碳纤维制品为重点的产业链条,打造国内一流的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重点支持聚酰亚胺等多功能特种纤维及制品实现规模化生产。服装加工业,要培育品牌,扩大品牌产品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2015年,全省轻纺产业工业产值实现2000亿元,年均增长18.5%;实现增加值650亿元,年均增长18.5% 

  “七大工程”推动支柱优势产业整体跃升。 

  围绕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双翻番”,着力实施“七大工程”,推动支柱优势产业整体跃升。 

  (一)“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 

  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以重大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即:实施400万辆汽车、千万吨油气当量上产、1500万吨炼油等一批5亿元以上标志性重大项目500个以上,谋划一批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推动一批亿元以上达产达效项目,推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重点项目,实施一批3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对“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统一规划,滚动实施。“十二五”期间,全省工业以“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为支撑,计划投资2.6万亿元以上。对纳入“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工程的项目,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加强调度,跟踪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规划、建设、竣工投产中的主要问题,推动“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 

  (二)技术创新“双百”工程。 

  组织实施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双百”工程,即:百户重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及百种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计划。对“双百”工程采取年度计划,滚动实施。引导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十二五”末,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1%,其中,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超过3%。建立和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大型企业及有条件企业建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鼓励省外企业及合资企业在省内建立研发中心。到2015年,建设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超过300户。指导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积极研发和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快产品品种更新换代。鼓励企业加大新产品市场开发力度,不断提高新产品市场占有率。全省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4%以上。对纳入“双百”工程的项目,各级工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调度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做好有关技术创新政策落实的协调工作。对于“双百”工程项目,省企业技术创新工程专项资金给予重点支持,并利用省校合作平台,推动高校与项目企业开展广泛技术合作,促进顺利实施。 

  (三)“百强”企业培育工程。 

  组织实施以培育大企业大集团为主要内容的“百强”企业培育工程。到“十二五”末,培育出产值超100亿元企业20户,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50户。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百强企业的意见》(吉政发〔201025号)要求,落实相关政策和措施。制定“百强”企业考核指标,每年公布吉林省“百强”企业名单。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多途径消除历史包袱。支持大企业大集团实施兼并重组,组建跨行业、跨地区的大型企业集团。支持大企业大集团走出去,开发资源,拓展市场,收购或联合建立研发机构。鼓励“百强”企业围绕研发、设计、制造、管理、品牌、市场等方面,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指导,跟踪服务,支持大企业集团上市融资。优化资源配置,在政策和要素资源上要向大企业大集团倾斜,充分满足需求,发展扶持一批大企业集团。 

  (四)工业“节能降耗”工程。 

  组织实施以用能管理、新技术推广、清洁生产、节能监察审计为主要内容的工业“节能降耗”工程。到“十二五”末,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达到国家要求。实施用能系统信息化管理工程。推动重点企业能源管控一体化、系统化和信息化,建设10个企业能源管理中心示范项目,通过综合监控、系统集成等手段优化能源管理系统,提升能源管理水平。实施工艺流程再造工程。推动100户重点企业采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能源。实施清洁低碳企业推进工程。积极推动20户重点工业企业清洁化、低碳化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优惠政策,引导企业提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等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水平,减少污染排放。推行钢铁、焦化、烧碱等行业实现清洁生产技术升级,选择亚泰水泥、通钢集团等企业开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企业创建试点工作。结合“气化吉林工程”,调整优化用能机构,提高工业领域太阳能、风能、水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比例,减少工业碳排放。实施节能监察审计能力提升工程。加快组建市、县级节能监察机构,完善标准法规体系,提升执法人员业务水平,全面提升节能监察审计能力,力争“十二五”末实现节能监察执法体系省内全覆盖。 

  (五)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工程。 

  组织实施以产业集聚、企业集群为主要内容的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围绕打造十大产业基地,认定一批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产业特色鲜明、产业聚集度高、专业化协作配套能力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到2015年末,重点培育3个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10个超百亿元、100个超十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要加强特色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制定园区标准,注重培育对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具有先导作用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企业,鼓励产品市场前景好、有一定技术开发能力和有技术创新内在要求、成长性好的企业优先进入特色工业园区。要实行市场化运作,广泛吸引各类资金投入和生产要素聚集,加大基础设施、产业链条、创新体系、公共服务等能力建设,推进与园区主导产业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相关产业配套发展,推进同业集聚和产业链协作,提升园区的承载、集聚、带动、衍生等“四方面能力”,加快产业集聚,推动特色工业园区建设升级。 

  (六)“两化融合”工程。 

  组织实施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工程。实施“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计划,在重点地区和产业园区建设10个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提高区域产业信息化整体水平。实施重点企业信息化提升计划,每年滚动推进100个重点企业信息化项目,在企业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电子商务、物联网应用等方面广泛应用,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两化融合”标志性企业。实施信息化公共平台建设计划,扶持行业龙头企业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汽车交易平台、化工交易平台、农产品交易平台、生物医药交易平台及换热器交易平台等30个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作能力。 

  (七)企业素质提升工程。 

  组织实施以提高企业管理创新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素质提升工程。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兼并重组、信用体系、管理创新、人才建设等五个方面整体提升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实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升级,每年推动30户法人治理结构升级试点,促进企业体制机制转换。推动优势企业兼并重组,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国发〔201027号),配套出台吉林省推进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扶持一批企业实现兼并重组。推进工业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企业诚信档案,逐步完善企业信用公示制度、警示制度,研究提出工业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办法,评选100户诚信示范企业。开展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依托省级管理创新咨询服务平台,开展管理咨询服务,总结推广100个企业管理创新案例。加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育力度,力争培养国际一流企业领军人才10名,培养企业经营管理后备人才100名,高级职业经理人100名。继续开展“万名创业者”、“万名小老板”培训工程。 

  资料摘自:吉林人民政府网) 

X
分享到  - 微信

责任编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